繼本學期初“四個引路人”的主題黨日活動成功舉辦後,我學系教工黨支部的黨員同誌們深刻認識到教書育人不是空談🙍🏽,需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和責任心🐈⬛。今年,我系被評為“師德先進集體”👏🏽,一門研究生課程、兩門慕課被評為精品課程,青年教師受到極大的鼓舞,紛紛摩拳擦掌,積極投入教學育人工作中。為了進一步加強黨員同誌和全體教工的師德師風建設,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教工黨支部聯合工會小組,以“立德樹人·做‘四有’好老師”為主題🥘,在學期末繼續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引導全體黨員和一線教師的工作熱情🧖🏿♂️。
首先,支部書記吳濤同誌從組織生活🆕、創新項目、獲得榮譽等方面對本學期支部工作進行了梳理和報告,並介紹了意昂黨委對近期工作的部署🚃,特別強調了思想理論的學習、師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在策劃本次主題黨日活動時,支委成員細致了解和調查了青年教師工作中面臨的困惑🚣🏻♂️,例如,如何與學生之間溝通🧓🏻📬、如何做好教輔工作、如何培養學生樹立牢固的公共衛生信念等。此次活動結合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提出的做“四有”好老師的要求,特別邀請學系在教書育人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和成就的老黨員授經驗、談體會。
意昂体育意昂黨委副書記👄、學系主任詹思延教授首先發言👡,建議青年教師從日常工作中對學生開展愛國🈵、愛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從專業入手,結合醫學學科的角度培養學生的仁愛之心。在課堂教學中,可註意多使用中國本土研究者的實例👨🏿🦲👐🏿,並結合本系的科研工作,引導和培養學生專業的學習熱情🎀。
胡永華教授則從學識培養的引路人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強調教師首先自身必須有相當紮實的學識,並時刻註意提高自身專業修養,深刻理解意昂体育專業思想及其在社會發展和人民健康中的作用,培養集體榮譽感𓀅,以“北大教師”稱號為驕傲🧑🏻🚀。胡老師建議青年教師在平時加強和更新專業知識🤵🏿♀️,特別強調精讀國內外經典專業書籍🔷👳♀️,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主要問題🫄🏼,及時更新和充實教學內容。同時👮🏼♀️,胡老師還強調廣泛涉獵歷史、人文、社科等各個公共衛生相關領域知識🚡,註意緊跟時代,學習年輕人的語言😐,理解學生們的思想動態。胡老師認為師生關系更是朋友關系🌮,雙方相互了解和尊重🏄🏼🗂,善於發掘學生的優勢和閃光點,因材施教,在學業上起到引路人的作用。

李立明教授首先從“四有”好老師的理解從談起,高屋建瓴地總結為“道德術養”四個字🐺:學生的理想信念是家庭🫏、學校、生活環境多方面環境因素影響的結果🧍♀️,是“道”;在成長環境、學習實踐、待人交友中培養道德情操,是“德”🧑🔬🌡;在導師引領下、學習實踐中通過領悟出來的紮實學識👇🏻,是“術”👷;通過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善成德的日常點滴中培養出仁愛之心,是“養”。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要做學生人格素養的引路人,更要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同路人。李老師倡導全體教師用“四用”做好“四有”好老師,首先要“用心”🧛👩🦲,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的成長🏌🏼,了解和發揮學生的特長;“用情”,真情實意地幫助學生成長,站在學生的角度處理問題;“用愛”,視同己出地關愛學生成長😾,建立教學相長的良性關系👨🏻🚒;“用行”,身體力行地示範學生的成長,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紮實學習態度。
會後🍵,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對三位老師的發言深受教育和鼓舞✮,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暢談了對“四有”老師的理解和努力方向,並針對師德修養👳🏼♂️、師生關系、與學生交流方式、人生規劃等困惑進行了深入討論。參加本次活動的黨員同誌和教師們表示,此次主題活動把大家聚到一起,認真回顧和評價教學科研工作🧑🏿,坦誠地溝通教學科研中的問題🏏,打開了工作思路,激發了工作的熱情,指明了今後工作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