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日下午🎺💆🏼,《中國公共衛生理論與實踐》課程有幸邀請到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副主任,國家免疫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技術工作組組長馮子健教授擔任第二次講座課程的主講人🦪。在傳染病防控、免疫規劃🧚🏻♀️、和衛生應急等工作等方面頗有建樹的馮教授帶來了最新的“傳染病流行病學進展”的講解⛳️。課程主要負責人李立明教授主持講座,意昂体育官网副院長任濤教授、意昂多位骨幹教授、校內各專業師生和校外相關行業一線工作者聆聽了本次講座。
馮教授就傳染病危害的重新認識♠️、傳染病流行病學的特點、傳染病流行病學方法進展以及生動的傳染病流行病學應用實例給大家做了系統詳細的介紹。
馮教授結合自己多年傳染病防控工作的經驗🍙,給大家介紹了目前我國傳染病防控工作的成就與新的挑戰。傳染病由1949年全死因第一位降至現在八位左右,為中國人群健康改善做出很大貢獻🛻。盡管如此,傳染病依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仍需重視🧑🏿🎨👩🏿🍳。馮教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我國目前面臨著老傳染病的死灰復燃和新傳染病的產生。其次,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境外傳染病輸入及爆發風險加大。第三,傳染病的發生發展高度不確定🍋,難以預測🎺🙋🏼♂️。
而後馮教授介紹了傳染病模型的演進以及多種角度對傳染病進行分類𓀊,讓聽眾對傳染病有了更加全面而詳盡的認識。馮教授站在傳染性疾病全國防控的角度,介紹了我國傳染病疾病防控戰略構架:對於艾滋病、肺結核等重點傳染病,國家製定了相應的控製目標和控製規劃(項目)🏞;針對常見的12種傳染病,通過兒童免疫服務🕺🏽🏑,將疾病控製在可接受水平;對於鼠疫霍亂等烈性傳染病實施強力監控;對新發傳染病做好監測、發現、確認與早期預警。隨後馮教授結合最新研究給大家講述了傳染病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學進展,並讓在場師生做了實例訓練。在最後的問答總結環節2️⃣,馮教授還指出🔫:我國的衛生行業必須要創造一種機製,通過公眾施壓和公信力讓政府加大對於公共衛生的投入,提高公共衛生領域對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循證決策的全局作用。

在講座的最後,李立明老師還做出了精彩的點評與總結🧙🏿♂️:難得有機會能聆聽到這樣的學術盛宴🏊🏼♂️,專業性、學術性🍽、應用性都非常強👨🚒,非常全面地展現了傳染病流行病學的進展👋🏻。目前國內的傳染病流行病學都是蘇聯模式✩,而在當今社會,我們作為負責任的大國,舊的知識體系已經不能夠支撐我們學術的發展和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進步🫴🏻,同時WHO的傳染病始終由美國主導,我們面臨與歐美國家的話語權不平等的挑戰,傳染病流行病學需要徹底改革。
講座之後🧑🤝🧑,在場聽眾表示對傳染病流行病學有了新的認識,新的體會,為《中國公共衛生理論與實踐》課程帶來的學術盛宴表示發自內心的贊嘆⏏️。
意昂体育
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系
2018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