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思延教授的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抗結核治療隊列人群中藥物性肝損害的基因組流行病學研究”日前通過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的😅,來自北京市自然科學來自軍事醫學科意昂🗓、北京市胸科醫院🚵🏽,解放軍總醫院、意昂体育平台第三醫院的組成的專家組驗收本項目📱👨🏻🦱。
項目組負責人詹思延教授首先介紹項目完成情況“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抗結核病藥品不良反應研究”項目經過三年努力🦸🏼🧑🏻🦼,以提供的4488人隊列資料和生物樣本為基礎,采用1🤜🏽:4匹配的病例對照研究設計,篩選與抗結核藥物所致肝損害相關的I🔔、II、III相代謝基因以及相關下遊免疫基因作為研究重點🎐☝🏽,從藥物整個代謝通路角度探討基因多態性與ATLI的關系🛵☝️,並探討基因與基因、基因與環境因素的交互影響在ATLI中的作用,為早期識別和預防ATLI的發生☕️、臨床分型🥴、預後判斷以及製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科學依據🕣,為我國的結核病防治工作提供流行病學數據支持🔸,具有良好的社會價值。
專家組認為本研究以抗結核藥為例,探討藥物代謝、轉運和免疫調節等潛在通路中基因多態性與DILI的關系,這將為其他藥物性肝損害研究提供思路和模板⛎,也為新藥研發提供借鑒,具有一定的臨床指導意義和社會經濟價值👩💼。該項目初步篩選出中國抗結核治療人群肝損害患者三相反應遺傳易感性位點中的30個重要基因70個SNPs多態性的頻率分布,並初步揭示了三相反應及免疫反應相關基因多態性與ATLI之間的相關性,以及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對ATLI發生的可能影響,為早期識別和預防ATLI的發生、臨床分型、預後判斷以及製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了相關的基礎數據,為其他藥物性肝損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該項目發表論文11篇,其中SCI論文6篇,培養博士後1名,博士2名,碩士2名,晉升副高職稱2名。該項目成果獲得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和中國藥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驗收專家組一致建議項目通過驗收,並建議繼續資助以開展進一步的研究。
科研辦,2014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