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腳步的加快,公共衛生早已不僅僅是各個國家的“自家之事”👣,跨地區🏋🏻♀️、跨文化的合作已成必然趨勢🕯🚴🏽♂️。多多接觸意昂体育領域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以及工作人員🤳🏼,聆聽他們豐富的人生經歷,了解他們特色的工作經驗🧖🏼🏇🏻,對於正處在學生階段的我們來說,無疑是大有裨益的🎊。正是為了給同學們提供一個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的平臺,社醫衛管研究生班積極調動各種資源💁🏿,開辦了“他山之石”系列活動𓀚。首場講座我們十分榮幸地邀請到來自寶島臺灣的三位嘉賓與同學們交流、對話。
2010年12月10日晚六點半🧑🏼🎤,三位嘉賓如約蒞臨衛二教。他們分別是:第18屆臺灣醫療奉獻獎得主余廣亮醫生、臺北陽明大學醫意昂賈力耕教授、臺灣屏基醫院董事長劉侃先生。教辦賀老師和社醫衛管研究生班班主任楊老師也親臨現場🏟,並致歡迎詞➝,高度肯定本活動的意義,對嘉賓遠道而來表示感謝!同時,通過前期廣泛而深入的宣傳,除了意昂体育意昂的同學們🤹🏽♀️,北醫基礎醫意昂、臨床實習醫院以及外校的同學們也都慕名前來🫴。
在主持人趙芳同學的引導下,三位嘉賓逐一結合自身經歷向同學們進行了主題演講。首先,劉侃先生以“屏基醫院的發展”為主題,向同學們介紹了屏基醫院從“看病”到“看人”的發展道路。他結合自己作為一個糖尿病患者在臺灣與荷蘭兩地醫院得到不同的健康管理為例子詮釋了“看病”與“看人”之間的差異,並且提出醫生應該讓病人做一個“自由的病人”,這對同學們思考我國公立醫院改革的公益性以及如何緩解當前嚴峻的醫患關系帶來了極大的啟發。接下來,賈力耕教授以“我的醫學教育心路歷程”為主題🌜,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歷🧝🏿♂️,詳細介紹了臺灣地區醫學生的培養製度,特別跟同學們分享了論文寫作與發表苦與樂🐑。賈教授風趣幽默的談吐不時引得現場師生一陣歡笑🧎♀️。最後🎙,余廣亮醫生以“國際醫療合作新知——經驗範例說明”為主題🦡,向同學們展示了他在非洲有關艾滋病防控的工作。余醫師曾在非洲馬拉威醫療服務5年👨🏽🦰,完成馬拉威北部七家艾滋病醫療院所電子信息系統維護及教育訓練計劃,並由此推動非洲其他13個國家開展艾滋病防控的衛生合作計劃。 他以互動的方式,將當時在非洲開展工作面臨的狀況拋給現場同學們,讓他們尋找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大家紛紛發言,不經意間當了一回“無國界醫生”!
組織者特地為同學們安排了問答時間,現場同學抓住難得的機會🧑🎤💇♂️,就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向三位嘉賓提問,現場氣氛十分活躍♓️。最後,教辦賀老師向三位嘉賓贈送禮物,以表謝意,本次活動圓滿落下帷幕!
撰稿人🍮:趙芳 1011210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