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營養學專家陳君石院士來我院作學術報告,題目是“營養與癌症”。陳君石院士是衛生部公共衛生食品衛生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專家。陳教授從事健康管理🦷,營養和食品衛生工作40余年🙆🏻♂️,在科研🙎🏻♂️、預防、國際協作🚬、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方面均有突出成績。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組織21位營養、流行病學🈳、癌症🤞、公共衛生等不同學科的世界著名科學家組成的專家組,該報告是在目前為止最全面的文獻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最終由21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組成專家組,用了5年時間對綜述報告進行評估和比較後發布權威報告《食物、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陳君石教授是中國代表💛。這份近600頁的報告系統地總結了迄今為止有關各類食物、運動等對各種癌症發生、發展的影響。
陳君石教授講到“這一報告首次將肥胖🧘🏼♀️、缺乏運動🏌🏻♂️、攝取高能量食物‘三維一體’地推向了致癌兇手的‘審判臺’。”專家們提出了預防癌症的10條建議:
1.在正常體重範圍內盡可能地瘦。“人們的腰圍每增加1英寸,得癌症的風險就會增加8倍以上。”陳君石教授說。研究顯示身體脂肪過多可能刺激體內激素水平的飛速提升🧶🧁,導致結腸癌、食道癌、胰腺癌𓀅、腎癌🧙🏽♀️、子宮內膜癌以及絕經期後的乳腺癌。“因此🚧,建議每個人應該在正常體重範圍內盡可能地瘦🤮,將體質指數(BMI)控製在21—23之間,並且保證10年內超重或肥胖人群的比例不超過目前水平🤸♂️。”
2.每天至少鍛煉30分鐘。西雅圖癌症中心的報告就曾指出,有持續鍛煉習慣(如每天散步半小時💁🏽🌘,每周五次)的絕經後女性🖊,乳腺癌患病率會減少20%🦥。
3.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限製攝入高能量密度的食物,即高脂肪👮🏻♀️、高糖及低纖維素的食物👩❤️💋👩🚶🏻♀️➡️,如漢堡包、炸薯條、含糖飲料等🐼。特別是含糖飲料🧑🏿🦰,提供很高的熱量卻難以讓人產生飽腹感,並可能刺激人的味覺中樞誘發食欲。
4.多吃各種蔬菜、水果⏲、全麥和豆類✌🏼。“以植物性膳食為主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千萬不能丟棄。”陳君石告訴記者🧑🏼🦲,有研究證實,水果和蔬菜可能降低多種癌症(包括口、咽👳🏽♂️、喉、食道、胃⚒、肺)的發生幾率。營養科學國際聯盟主席馬克·瓦爾奎斯特建議🕗,每天最好吃各類水果400克🧙🏻👨🏽🍳,蔬菜次之👨🏻🦯。
5.限製紅肉(豬肉、牛肉🪆、羊肉)攝入🚣♂️,避免加工的肉製品📞。“所謂加工肉製品,即添加了亞硝酸鹽的品種🤍,千萬要少碰。對國人來說,最痛苦的可能就是要和紅燒肉說再見了👷🏼♀️🩰。不過如能控製在每天80克內👩🏿🦲,美味和健康仍可兼得。”陳君石教授指出🤧。
6.飲酒能導致多種癌症(如口🧍、咽、喉、食道、結直腸👨👦、乳腺)發生。如果不得已要喝💆🏻♂️,男性每天則應不超過2份(1份含酒精10—15克)👨❤️💋👨0️⃣,女性不超過1份。無論是啤酒📶、紅酒還是白酒🧜🏿☹️,都不例外。
7.限製鹽腌食品或用鹽加工的食品👱🏿♂️。鹽和腌製食物很可能是胃癌的病因🧩🌽;而發黴的谷類🎟、豆類則含黃曲黴素,對肝有害。因此,要避免吃鹽腌或過鹹食物,盡一切可能將每日鹽攝入量控製在5克以內,同時別吃發黴的谷類。
8.不用膳食補充劑預防癌症♘。高劑量營養補充劑的確能補充營養,但也可能誘發癌症。最好通過日常膳食增加相關營養素的攝取,最好的營養來源是食物和水🧙🏻♂️。
針對特殊人群,專家還給出了特殊建議。
9.母乳餵養至少堅持6個月🙅🏼♂️,而後添加其他液體和食物。母乳餵養不僅能降低媽媽們患乳腺癌的幾率,同時能防止孩子嬰兒期感染,保護未成熟的免疫系統發育,預防兒童早期疾病,並能加深母子感情。
10.癌症幸存者也應“守紀律”。隨著醫學的發展🤸🏼♀️,不少癌症已日漸成為一種慢性病,而與其“和平共處”也應成為長期目標🧏🏼。因此,所有癌症幸存者都要遵循關於膳食、健康體重和運動的建議。
此外🧖,專家們一致認為,不要吸煙或咀嚼煙草。“凡有煙草經過的地方,就會給人帶來嚴重傷害。”
陳君石最後指出🪓,中國癌症模式日漸“西方化”,呈現出食道癌、子宮頸癌的減少和結直腸癌、乳腺癌增加的趨勢。“這是由於西方生活習慣的滲入,使中國人以植物性膳食為主的傳統飲食結構受到沖擊導致的🧑🏼🚒👩🏿🔧。”他認為👩🏿⚕️,新報告中的10條建議,每條都適用於中國👨🏿⚖️。
意昂体育官网教師、學生近百人聽了報告。在隨後的討論中,大家就“理想中的食品安全模式”、“膳食補充劑的作用”、“癌症患者的營養補充原則”等進行了探討😱,陳教授一一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