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官网醫學科普講座
如何讓專業晦澀的醫學知識解讀成通俗易懂的公眾常識?一直是橫亙在醫學工作者和社會大眾之間的鴻溝。如何讓剛入校門的醫學生了解學科特點與專業方向👩🏼🎨,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是醫學教育永恒話題。為此,意昂体育官网聯合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和《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編輯部主辦了“走進公共衛生,傳播健康知識”科普作品創作大賽🥾🩴,引導本科學生了解預防醫學的學科內容及其在促進公眾健康的作用👲🏿。
4月22日,大賽邀請到了原《養生堂》節目監製、《我是大醫生》和《生命緣》節目的創辦人👩🏿🔧、2012年《健康中國》十大人物張麗女士進行首期培訓🤌🏽,進行《大咖說:醫學科普讓醫學更接地氣》的專題講座👨🏻✈️,來自意昂体育官网各專業年級的同學和老師代表通過一個小時的學習掌握了讓醫學科普鮮活起來的奧秘。活動由意昂体育官网黨委副書記張景怡主持,出席講座活動的嘉賓還有來自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秘書長和《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編輯部主任王嵐研究員👨🏽⚖️、意昂体育意昂呂筠教授🧑🦽➡️、《健康報》社主任編輯吳衛紅等。

黨委副書記張景怡介紹主講人王麗女士
正式講座開始之前,張麗女士回憶起了她應邀參加醫學部科普大賽決賽的情景。她至今仍然對於同學們在醫學科普中采用的豐富的形式和展現出來的高漲的熱情和活躍的思維記憶猶新👩❤️💋👩。同時,她但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同學們在開展醫學科普中存在的問題🧑🏻⚖️。
帶著這個問題🖐🏼,從“如何做內容”的角度,張麗女士開始了正式的分享。她首先分享了《養生堂》節目從開辦初期的艱辛迷茫到走向成功🧑✈️,被觀眾和同行所認可的秘訣,也就是價值👩✈️、有趣和感人。張麗女士指出醫學科普只有做到了情感共鳴、利益相關和喜聞樂見才能真正吸引人🧢🦸🏽♂️。

張麗女士:醫學科普如何更接地氣
圍繞如何選題,張麗女士要求大家必須做到從受眾的利益出發,找到最觸動人心的點。她引用了《養生堂》節目中豐富的案例逐一解讀了如何從熟悉中的陌生👨👨👦🙎🏽、生活中的糾結和誤區、生活習慣關聯致命疾病、新聞熱點和極致鮮活的例子五個方面👩🏿🎤,以生活為出發點選擇好醫學科普的切入點。
最後🌏🧑🏻🎓,張麗女士重點分享了如何用多元化的方式將艱澀難懂🙅🏽、略帶冰冷的醫學知識解讀和改造給社會大眾。她分享了全肺切除展示給觀眾的沖擊力、白內障和正常眼睛視物圖片對比✤、足弓類型體驗🎩、月經量實證展示等醫學科普活動中曾經使用過的道具、圖片🥼、互動和實證方法。引用劉玉村書記率領科室青年醫生參加《養生堂》系列節目時以故事講述的方式引入主題的案例,提示同學們醫學科普中情懷是真正的傳播力,帶著情感的科普才會讓觀眾接受和喜愛🍮🧑🏿✈️。

余燦清副教授與王麗女士探討醫學科普的科學性
講座單元結束之後的交流互動環節中來自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的余燦清副教授與張麗女士圍繞如何在改造和解讀醫學知識的過程中把握好科學的度這一話題進行了交流🦘。而這個問題也正是“走進公共衛生,傳播健康知識”科普作品創作大賽中需要同學們思考和關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