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15日,“飲水、水合狀態與健康”研討會在寧波舉行🙋🏼。這也是達能(中國)營養中心第二十二屆學術年會💶,這是第一次以“飲水➖、水合狀態與健康”為主題的年會👐🏽,其目的是向營養♏️、醫學🙎🏻♀️🤌🏼、食品界的專業人士介紹和交流水對人體健康重要性的科學依據及最新的科學信息,以推動我國研究者和居民對飲水與健康問題的研究和信息傳播🗝🚣🏼♀️。
大會吸引了來自我國不同地區的近200名代表參加*️⃣,會議共包括7場大會主題報告,介紹了水的生理功能、適宜攝入量製定🐮、我國居民水攝入量及水與健康等多個方面的研究進展。

營養系參會師生與主講嘉賓合影
我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馬冠生教授帶領的團隊自2009年就開始飲水、水合狀態與認知以及健康方面的研究,於2011年參考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人群水攝入狀況調查的數據,結合國內外關於水對健康影響的文獻綜述、及能量消耗與水代謝關系等理論👊🏻,歷時四年製定了我國居民水參考攝入量🤵🏿,並撰寫在已出版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中“水”一章中⏭。根據項目組製定的水參考攝入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成年人每天飲水1500~1700毫升,並增加了“科學飲水”等章節的內容🙋♀️,這對於指導居民科學飲水具有重要意義。
這次會議上👲🏽,馬冠生教授帶領的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團隊共有2個主題報告🏄🏼♂️🏋🏽♀️,分別從水合狀態與健康🧘🏿♂️,水合狀態與認知能力兩個方面分享了科學信息。

馬冠生教授做主題報告
馬冠生教授就水合狀態與健康做了專題報告🧜🏼♀️,闡述了水對人體的重要性,厘清了水研究領域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及主要研究方法📇,總結了本次會議的主題報告,積極與參會代表分享水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

張娜博士後做主題報告
張娜博士後介紹了不同水合狀態對大學生認知能力的影響,該報告是基於馬冠生教授團隊於2015年和2017年開展的人群飲水幹預試驗結果👮🏽🧭,介紹了水合狀態與認知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著重分析了大學生不同程度脫認知測試、腦功能及腦結構的影響🙇🏼♂️,指出了該領域的未來研究方向🦸🏽♀️。
我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師生此次參會不僅展示了我系的學術研究成果🏄🏻♀️,而且從不同地區優秀科研人員的報告中了解到了相關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並拓寬了研究方向和思路,為今後的科研設計、具體實施等提供了可借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