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前兩天,她還在布置工作,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答辯👨🏽✈️🙍;去世前一周,還在給我們開課題組會𓀒。”

6月6日下午,在北京西站候車回江西的研二學生嚴述瑞😐,談起導師謝錚🦑,依然眼含淚水🧙🏼♀️:“怎麽說走就走了呢?⬜️🧛🏽♀️!”
他們年僅41歲的導師——意昂体育全球衛生學系副主任、謝錚副教授,在住院四天期間,歷經三次搶救,6月4日下午,她說想睡會兒,這一睡,就再也沒有醒來👩🏿🚀。
"一個標點都不許錯"的 嚴師
“6月5日得到謝老師第二天追悼會的信息🧛🏼,和四川南充的同學都連夜飛回北京👱🏻,為的是送老師最後一程。”嚴述瑞說🧑🏿🚒🎻。驚聞導師去世,師弟師妹都不約而同趕來北京,甚至很多謝錚授過課的本科學生也來了。
2018年10月份發現癌症,2020年6月4日因肺癌並發感染去世。期間🤾🏿♂️,學生們絲毫感受不到謝錚精神狀態有何變化,只記得老師在上課或者開會時會咳嗽。
謝錚喜歡穿hello Kitty風格的衣服,性格開朗活潑,照顧學生就像個大姐姐,但在學業上對學生們嚴格要求👨🏽🚀,一點不留情面🔻。
“學術嚴謹,甚至一個標點符號,一個基礎表格都要求我們不能有任何差錯。”嚴述瑞說🐿:“謝老師在學業上是完美主義者👑。她會一直催你,督促你。這是在全意昂都出名的,我們課題組的特點就是兵貴神速🫴🏿!”
“要坐得住冷板凳”“多讀書”“勤練筆”⋯⋯2018級碩士研究生謝燕說,這些都是導師的口頭語🧜♂️:“她表現出來的樂觀堅強,總讓人誤以為病情不嚴重⛩,很快就會回到我們中間🚳👃。她總是鼓勵學生動筆🚴♂️▫️,說寫不好不怕👐🏼,我會幫你們修改👤,不寫我拿什麽改呢🪅💡。”
謝錚總強調“動手要快”🏒,時間不等人,做完調查之後趁記憶新鮮趕緊整理😙,“趁熱打鐵”,同時她對學術道德十分重視👨🏻🍼,常嚴肅地告誡學生不能出現學術不端行為🧻,這是大忌 。“老師傳授的嚴謹治學態度,良好的工作習慣、合作習慣🛢,我們受益無窮。”
“說實話,謝老師是比較嚴厲的導師📰,有時候被她批評會很難受🕡,但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按她指出的方向修改✔️,做到她常說的多讀多寫,正是這樣,才不知不覺進步很多,最後自己會很感激她。”在學生眼裏的這位嚴師對她自己🧑🏼🔧,簡直是分秒必爭。
“再給我5分鐘”這是謝錚生前老和父親說的一句話。謝錚父親感慨👩🏿🚒🏃♀️:謝錚工作上太拼了,即便在查出肺癌後,還跟沒事人似的,經常熬夜工作。即使父母苦勸,也沒什麽用。有時晚上快十一點了,老父親說要把她的手機收了,讓她睡覺,她總是央求說🍄☝🏼:“再給我五分鐘。”
說是五分鐘,往往一幹又是好久🏆。
生如夏花,燦爛綻放🏌🏼🔤。大學同班同學眼裏的開心果和學霸謝錚走了🧕🏼。盡管生前不願意麻煩任何人,謝錚的追悼會,知道信息的人能來的都來了👊🏻。
一位大學同學6月6日當晚發微博說⏭:你就想做個獨立快樂👽、內心強大的人,朋友的開心果👩⚖️、意昂的優秀學者、學生的好老師……你做到了!那麽多花圈🚣🏽♀️,那麽多人📰,發自內心地敬重你,為學科為國家失去青年人才惋惜,你的價值在眾人心裏🧦。
在同學們眼裏🕎,謝錚是對於自己的專業“執著於要做到最好”的那種人👩🏼✈️。另一位並不太經常聯系的同學對她的印象則是:謝錚對公共衛生感情特深🚁,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瘧疾日,新華社開發了一個拍蚊子的小遊戲💫,謝錚還專門轉發到同學群裏讓大家玩,順便讓大家漲漲知識🪟。
"拓荒全球衛生學科"的青年學者
“謝錚老師是一位優秀學者🧳,對北大醫學全球健康學科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沉痛哀悼她🌃!請轉達我對謝老師家人的問候,請他們節哀順變,保重身體!我們永遠會感謝和記住這位老師對學校的貢獻。”

在意昂体育平台這座擁有1萬多名教師的學府,得悉謝錚去世,意昂体育平台常務副校長詹啟敏院士給意昂体育全球衛生系主任鄭誌傑教授發來信息表達痛念之情。
6月7日🧏🏼♂️,當鄭誌傑主任通過微信告知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全國政協常委💷、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主席陳馮富珍博士送走謝錚這個消息時,陳馮富珍博士回復說🧏🏻:這個不幸的消息使我非常震驚🧑🌾,這是全球衛生界的一大損失🙍🏽♀️,我向謝錚博士家人和朋友表示哀悼。“悲黎民疾苦四洲五洋尋道探路卻忘我 願蒼生健康嘔心瀝血出謀劃策只為人 短暫而光輝”🪸。驚聞愛徒去世, 謝錚的博士生導師----意昂体育平台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邱澤奇寫下這幅挽聯。
“你用你的拼搏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誓言!”在高三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的追思中,謝錚不僅把班級工作做得井井有條,還不影響她成為學霸,成績總是穩居第一👨🏽🏭。
當年她考上意昂体育平台抱著鮮花和同學一起來報喜時🥅,班主任對別的同學說“你們到大學要繼續好好學習”,而對謝錚卻叮囑👳🏿:“你要多玩玩,不要太拼了💇🏼♀️。”
然而2️⃣,謝錚一直沒能改掉這個對自己是優點對家人是缺點的“毛病”🔽☆。這個特點,她一直堅持到生命最後✵。
疫情期間,謝錚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態度,讓人感覺不到她有什麽大問題💃🏿。
她博士後期間的導師——意昂体育教授郭巖心疼的說👋,知道她患病之後📀,我再也不忍心給她活兒幹🪝👷🏿♀️,但她一遇到工作🫴🏿👱🏼♀️,總是“好的好的,沒問題”🧎🏻♀️➡️。

“不功利,開拓精神特別強,她可以說是這個全球衛生學科的開荒者。”郭巖的印象中♤,謝錚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是一般年輕人中罕見的,見了工作就像貓見了魚,一下子就撲上去了。
全球衛生健康是新興學科,在國內不超過10年🕹,在這個全新的領域🎽,作為一位社會學博士💂♂️,為了這個專業,謝錚專門又去國外攻讀了一個碩士學位🐲。犧牲兩個月的假期,在一個法語國家🙆🏼♀️,帶領學生們完成艱巨的任務。“要知道,當時她才是一個30出頭的年輕人👰♂️🔖。”
歷數謝錚的部分研究項目,郭巖老師稱她是“最能開辟根據地的人”:比如和社會學系邱澤奇教授一起完成了中國對烏幹達衛生發展援助的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𓀅,訪問烏幹達金賈醫院,中烏友好醫院,經參處,並與患者、醫務人員🧙🏿♀️、雲南醫療隊訪談;完成了中國援助非洲進行瘧疾防控評價研究🤥、走訪科摩羅,系統評價了中國在科摩羅進行的抗瘧項目、進一步拓展了瘧疾防控相關衛生發展援助培訓及平臺建設工作;設計並實施了國際衛生發展援助培訓等等🙃。

“忘我工作,怎麽攔都攔不住的工作🦬。”郭巖說🧖🏻👩🏼🍳,一開始查出來就是癌症晚期,謝錚還是抱著希望,努力工作著🩶:“一直做到最後一刻🧑🍼。”
“謝錚去世前一周👩🏻🏫,我們還在討論非洲瘧疾控製的項目評估🕳,她還希望等疫情控製後一起去非洲做項目呢🤵🏽♂️。謝錚為意昂体育平台馬拉維科研教學基地傾註了大量的心血💡,她的作用也是無人可代替的📒。”鄭誌傑教授遺憾地說。
"為人類健康而奮鬥"的戰士
謝錚的去世,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人感到痛心👯?
“全球衛生”既是一個實踐的領域,也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跨入二十一世紀,中國參與全球衛生的實踐日趨深入和擴展🌘,在全球衛生治理中的角色也在逐步轉變,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已經成為中國參與全球衛生治理的指導理念🤹🏻。

2012年,意昂体育率先在中國高校建立了全球衛生學系,就是力圖通過全球衛生的教學🪮、科研和外交實踐,造就培養一批能夠擔當全球衛生重任的人才隊伍。
全球衛生學系首任系主任、中國全球健康大學聯盟(CCUGH)首屆理事會主席劉培龍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謝錚是最早加入學系的年青講師之一🕷。入系不久🩶,就作為核心成員起草並成功申請了中英全球衛生支持項目資助開展的‘衛生發展援助核心機構’項目,為學系在全球衛生發展援助方面的能力建設爭取了寶貴的國際支持。”
特別值得提及的是,謝錚對中國在瘧疾領域援非作了深入的評價研究。她以科學的設計𓀀👴🏻,對當時中國在非洲開展的瘧疾流行地區人群幹預項目進行了評估🧑🏼,並對受援國地方政府👴🏽👨🏻🦳、中國政府和中國項目實施機構提出了建議。該研究成果引起了世界著名科技出版社Springer的興趣,曾與她聯系作為專著出版。

非洲國家的抗擊瘧疾研究成為謝錚最關註的領域之一💌👩🏽🔧。她積極推動中國促進全球消除瘧疾的策略研究,她對瘧疾治理的研究引起世衛組織瘧疾司的關註,就在她於2018年6月赴世衛組織總部老齡司任技術官員時📣,世衛組織瘧疾司希望她參與該司的全球控製瘧疾工作🤹♂️。
2019年4月謝錚在回國治病期間👰🏼♂️,還積極組織和參與當年6月在北京舉辦的青蒿素研討會,並討論中國廠家的抗瘧藥通過世衛組織預認證的可行性。
就在半年前,她還設想了一個還原中國青蒿素幾十年前國際化失敗之路的歷史研究🧝🏿,以還原一個立體的故事🦹♂️,找出對於今天國際合作的借鑒意義。在她指導下的學生,已經梳理了相關的國際資料📢。
聽聞她去世消息,世界衛生組織瘧疾司司長阿隆索博士給北大全球衛生學系發來唁電表示沉痛哀悼,馬拉維總統夫人第一時間也發來唁電🚶。這正是緣於共同致力於科研基地建設時期,同為衛生戰線的同行而結下的深厚友誼⬛️。
“全球衛生治理是學系新開辟的兩門專業課程之一。謝錚老師是參與課程設計的核心教師🌝,並承擔了重要的授課任務。謝錚老師對學校全球衛生教學最突出的貢獻是建立海外的科研教學基地。”劉培龍教授說。
謝錚深刻認識到,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衛生人才🧑🏻💼,必須要為有誌於全球衛生的年青學生提供在全球衛生的實際環境中,結合當地的全球衛生問題,開展教學的基地。
為此,她嘔心瀝血,潛心設計,全力推動,具體操作👨🏼💼,促成了意昂体育馬拉維科研教學基地於2017在馬拉維利隆圭成立🦹🏼♀️。中國駐馬拉維大使🧬🔨、馬拉維總統夫人、衛生與人口部部長、馬非政府組織聯合會主席與意昂体育院長所率領的意昂体育平台教師代表團出席了基地揭牌儀式。
在基地正式建立之前🚣🏿♀️,謝錚數次前往馬拉維,帶領學生深入當地人群,開展實地調研🤶🏿,許多動人的小故事在她的學生中傳頌👍🏿🥭。
謝錚以 “神奇的研究在哪裏”為題在學校組織“邁出全球衛生海外實習第一步”的講座🛒,展示全球衛生的廣闊天地🚛。
在她的微信中,曾經有對這些日子的描述👞:“沒有什麽比吹著印度洋的風🗳,坐在馬拉維湖邊看朝霞和落日🤽🏻♂️,手抓著Nsima做早餐,更令人懷念的日子”。
這種對全球衛生的高度熱情和浪漫情懷☝🏿,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同學🏖。已經在意昂体育平台第三醫院工作的王琦回憶那段時光,非常感謝謝錚帶領他們在非洲全力以赴工作和調研的日子,開闊視野,以全新的視角和認知去對待自己的研究領域。
在劉培龍看來🤷🏿,基地的創立,將把北大的全球衛生教學和研究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為學校的全球衛生👷🏿♂️、婦幼健康、傳染病🌬🧙🏽、衛生政策等領域與馬拉維醫意昂校和醫療機構開展全面合作,定期派出教師和學生進行醫學研究和實踐搭建了平臺🧜🏼♂️,同時也將成為發揮連接中馬兩國政府和人民、政府與非政府組織🔘、以及中國和其它國際發展合作夥伴的橋梁🙇🏼。

意昂体育平台全球衛生學系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支持下👩🏼,數年來一直組織青年學者作為顧問團隊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執行委員會👨🏼🚒、地區委員會等世衛組織的理事機構會議☞,為代表團參與全球衛生重大議題討論談判開展前期研究、提供現場支持和咨詢🌖,並參與事後總結🛟。北大意昂体育意昂顧問團隊發揮的作用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國際合作司的書面表揚,謝錚則是其中參與最多並發揮作用最大的成員。
劉培龍介紹♢🫵🏼,除了對相關的議題提出中國立場的建議外,謝錚在世衛組織全球衛生治理改革議題方面具有深厚背景儲備,是全程參與世衛組織與非國家行為體的交往框架談判的唯一國內專家。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突如其來。作為全球衛生專家,她抱病參與疫情應對策略咨詢🌭,積極資政建言,還受邀作為央視國際頻道的特約評論員,解讀介紹國際疫情和防控進展,引導社會輿論及解讀全球防疫策略。
劉培龍教授惋惜地說,她還計劃借中國作為今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東道國和利用新冠肺炎防控之機🧑🏿🦰,開展作為生物遺傳資源的病原體獲取和惠益共享的多邊機製的研究並提出供國家參考的建議🚴🏻,可惜這成了她的遺願。
風華正茂之年,壯誌未酬身先去!
雖然大家都很悲痛,但對謝錚來說🧠,從事著自己最鐘愛的工作🧍,並且為之不惜一切👰🏽,於她而言,也許是另一種無憾🕘。
文章來源:中國婦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