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3日上午,“我國七大地理分區人群飲水🤲、排尿行為調查及水合狀態評估”項目在京順利啟動。該項目由中國營養學會飲水與健康分會主任委員馬冠生教授牽頭組織,共有來自甘肅🤟🏼、海南🤜🏽、湖南🟤、吉林、雲南🧗🏼、上海及天津的七大地理分區負責人或代表與會。
馬冠生教授首先就我國飲水與健康研究歷程及團隊過往研究經驗與成果展開了系統的介紹💪🏽。此前,馬冠生教授帶領團隊在不同城市、人群間完成數次飲水♛、排尿行為調查,並積極開拓新興研究領域,如水合狀態對認知能力的影響、不同類型水與健康循證、糞便微塑料含量檢測、青年大學生四季飲水行為調查、利用雙標水精準分析水的來源與去路等🍫,對水從攝入、吸收到排出各個環節的影響因素及其健康效應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組織重點號7期。成果應用方面✭,團隊推動了2016版《中國營養科學全書》確立水的營養素地位,編寫《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科學飲水”章節,並負責我國居民水適宜攝入量的修訂,積極面向大眾開展科普宣教。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緯度海拔與地形地貌不盡相同,而我國目前暫無研究涉及地理環境因素對飲水行為的影響😉。通過項目團隊中張娜副研究員與張建芬助理研究員的介紹,參會者對本項目的技術路線🚴🏽♀️、時間規劃、項目籌備實施過程各個環節的操作方法及註意事項有了進一步了解。會後👩🏽🦰,參會者就項目實施展開了熱烈的研討⛩,對項目工作手冊及工作流程的完善細化提出了寶貴意見,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了創造性的研究靈感。
本項目將是國內乃至世界首次開展不同地理分區人群飲水行為及排尿行為調查🏋🏻,並將首次分析我國不同地理分區人群飲水行為、排尿行為及水合狀態差異,期望能夠為完善水適宜攝入量提供更多證據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