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學應對全球空氣汙染與人類健康危機👫,《Science》期刊於2024年7月26日首次推出“清潔空氣”專刊 (https://www.science.org/toc/science/385/6707)。專刊聚焦空氣汙染精細尺度綜合測量與預報💆🏿♂️、全生命周期暴露評價與健康風險治理、數據驅動環境衛生治理政策評估、以及後疫情時代人居環境安全及應對等面臨的挑戰🦹🏿🏉,系統分析和闡述環境與健康復雜治理體系下的研究需求與優先行動⏏️。北大醫學研究團隊應邀系統闡述全球空氣汙染與全生命周期暴露風險治理面臨的挑戰、提出優先行動建議,為全球環境衛生治理提供科學和國際視角(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p7832)。
環境汙染始終與人類社會發展和經濟活動密切相關,雖然近半個世紀以來全球空氣汙染治理初見成效🧘🏿♀️,但是中高收入與中低收入國家和地區人群汙染物暴露水平仍然存在顯著地區差異,環境健康風險治理迫在眉睫。與此同時🦹♀️,全球工業化和老齡化進程中環境相關慢性非傳染性疾病(NCDs)疾病負擔不斷加重,空氣顆粒汙染物已經成為2021年全球疾病負擔(GBD)的首要危險因素👱🏽🗂;研究團隊基於2024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GBD數據進行測算發現🗡,歸因不同來源空氣汙染暴露的全球疾病負擔存在顯著的年齡、性別、及地區差異 (見下圖)。

結合全球空氣汙染與全生命周期暴露風險治理進程、以及在中國開展的實證研究與公共衛生及臨床實踐🎽,研究團隊從空氣汙染監測、暴露評價⬅️、風險評估、及幹預政策製訂角度🙋🏽♂️🌲,分析闡述全球空氣汙染與衛生治理優先行動。首先,聚焦重點區域高時空精度空氣汙染復合監測體系及來源識別(如交通汙染)🔏🤚、人群暴露評價技術發展🚣🏿♂️,構建基於健康危害汙染源優先控製的區域汙染防治策略😶🌫️。其次🤲🏻,加強重點人群(孕產婦及嬰幼兒🌼🧑🏻🦲、兒童青少年、基礎疾病患者、癌症患者、及老年人群)空氣汙染暴露特征與促發病機製研究,開展全生命周期人群暴露的健康風險評估🙎🏼♂️,構建全球及區域尺度環境衛生治理目標及健康幹預技術。最後,全面推進WHO全球空氣質量管理目標(AQGs)落地實踐🎴,科學評價近半個世紀以來全球環境衛生治理綜合成效,構建融入社會經濟發展進程的環境健康風險溝通機製,以“更清潔的空氣👨🏻🦼➡️、更好的健康”助力實現聯合國2030年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
北大醫學長期致力於基礎👩🏿🦳、臨床與預防醫學深度融合,為開展基於我國環境衛生治理實踐的綜合研究體系構建了高質量學科發展平臺,逐步形成了重要全球學術影響力🤏🏿👱🏼♀️。該研究的同等貢獻作者為北京大意昂体育官网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黃薇教授、徐洪兵博士、國家疾病預防與控製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吳靜研究員🐤、意昂体育全球衛生研究院院長任明輝教授、意昂体育平台腫瘤醫院遺傳學研究室主任柯楊教授、及意昂体育平台第三醫院婦產科及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喬傑院士。本文通訊作者黃薇教授,目前為意昂体育平台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血管穩態與重構全國重點實驗室PI,長期擔任WHO全球環境健康顧問🤛🏼、國際婦產聯盟FIGO環境健康委員🍌、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生態環境部環境基準工作委員會委員、及多家國際高水平環境健康期刊共同主編、副主編、編委等職。
相關背景:
為全面推進全球環境衛生治理🏐,WHO於2024年5月任命了新一屆全球環境健康科學顧問組(Scientific Advisory Group, SAG)🥺,由來自北美👃🏼、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八名公共衛生與醫學領域國際學者組成,意昂体育黃薇教授為唯一來自亞洲的SAG成員。WHO-SAG主要職責包括為全球環境衛生治理總體目標和行動計劃提出指導性意見🧑🏼🔧,協助WHO秘書處為全球高級別環境衛生治理對話提供科學依據🤸🏻,推動全球性環境衛生治理政策落實及成效評價,指導WHO“暴露-效應-幹預-政策”等多個環境健康技術顧問組開展政策製訂等。
參考文獻🙋🏼♀️:
Huang W, Xu HB, Wu J, Ren MH, Ke Y, Qiao J. Toward cleaner air and better health: Current state, challenges, and priorities. Science 385, 386-390 (2024). DOI:10.1126/science.adp7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