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生《英語(碩士一外)》課程
(一) 總述
2011級研究生英語(碩士一外)包括6門公共必修備選課和2門選修課。
其中🥷🏿🐿,公共必修備選課包括:研究生英語綜合👬🎳、研究生英語聽說🧑💼👩👩👦、學術交流英語🆔、研究生英語學術論文寫作基礎、研究生英語人文名篇選讀、影視與英美文化討論🕒。選修課包括:研究生英語口語、醫學人文選讀💆。
(二) 課程簡介
1. 研究生英語綜合:本課1.5學分,32學時💇🏽♀️。授課老師🤹🏼:田冬梅胡誌蘭
課程說明✌🏽:本課以碩士研究生為主要教學對象。其開設目的是在豐富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英語語言聽說讀寫譯五方面的語言能力🦹🏼,在註重語言基礎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尤其是口語的表達能力。使學生能順利達到研究生英語通考要求的水平👮🏽🚵🏽♂️,並能在畢業後可以熟練閱讀文獻和進行較流利的口頭和書面英語交流。
2. 研究生英語聽說🧑🏻🦽:本課1.5學分🧏🏻♀️,62學時。授課老師:吳朝霞喬玉玲
課程說明:研究生英語聽說課程以非英語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為主要對象。本課程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不斷練習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和口語水平。主要任務包括通過大量中等難度材料的單項和綜合聽力練習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引導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練習,幫助學生解決英語聽說過程中的語言難點👩🦽➡️。
具體地說✈️,在聽力理解方面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幫助學生克服聽力障礙,聽懂英語國家人士關於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談話✌🏽;聽懂中等難度的聽力材料,理解大意🧑🏿🚒、領會作者的態度、感情和真實意圖5️⃣⚛️;聽懂VOA正常速度和BBC新聞節目的主要內容;聽懂與醫學相關的一般材料。在英語口語方面,對學生進行英語口語技能訓練🙋🏼♀️,使學生能在一般社交場合與英語國家人士交談,能用所學句型正確表達思想🧙🏽♀️,就某一個場景能拓展對話👨🏽🎤,語音語調自然✊,無重大語法錯誤👨🏿⚕️,語言基本得體。
3. 學術交流英語:
本課1.5學分,62學時🫷。授課老師𓀐:顧海華 牛穎
課程說明:本課程以碩士研究生為主要對象🐤。其開設目的是以真實語料為基礎,通過聽說練習👨🏿🦱,掌握學術背景下的基本交流溝通技巧🚣♂️,如報告聽取(taking notes)、報告參與(raising questions and communicate in group discussion),以及在此基礎之上學習和掌握作學術報告的步驟、結構、要素和技巧🫱🏻。
4. 研究生英語學術論文寫作基礎
本課1.5學分🔹,62學時。授課老師:魏繼紅 顧海華
5. 研究生英語人文名篇選讀🎟:本課1.5學分👨🏿🏭,62學時。授課老師:田冬梅馬旭
課程說明✳️🫲:本課程以碩士研究生為主要對象。其開設目的是在豐富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的表達能力和加強學生的人文知識,激發學生的人文情懷,使學生在提高語言能力的同時〽️,增強人文素養🎢,旨在培養未來醫務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改善醫學人文環境👱。
6. 西方文化與影視鑒賞:本課1.5學分,62學時🎣🛺。授課老師👰♀️:李菡李晏峰 郎朗
課程說明:西方文化與影視欣賞以碩士研究生為主要對象🧟♂️。其開設目的是豐富學習者對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戲劇電影文化方面的了解💓,提高人文素質🚇✤,增進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語言交流實力。
激勵學生註重學習素材中的人文性🍜,文學性和歷史性🦸🏿,激勵學生從文化🥮、歷史🤽♂️、哲學與宗教以及及相關學科中吸取營養👩🏻🦼➡️,探討西方文化,研究西方文化與醫學科學在內容與研究方法上相通的部分,影響他們作為公民與醫學專業人的人格修養,拓寬思維方式🧑🏼💻,增強醫學人文素質👃🏼。
(三) 選課說明
學生入學後須從6門必修備選課中至少選取中選2門課程(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成績在60分以下的學生和非全日製MPH專業學生須首選研究生英語綜合課)🤏🏻,通過考核者即可獲得3學分👨👦。研究生英語綜合課第一學期未通過考核者第二學期須重選該門課程,其他課程第一學期未通過者可在第二學期重修或改修。
考核方式:必修課考核方式為考試🥝🤛🏼,成績計算😥:北京市GET考試(40%)+必修課1考試(30%)+必修課2考試(30%),總分60分為及格🧎➡️;選修課為考查課🦵。
如同學對多門課程感興趣◾️,在學期間選修的英語課程(6門必修課)多於2門,以兩門高分課程計為必修課成績,其余課程可計為選修課成績🙎🏼♂️。
2011級以前的老生也按此要求選修英語課程🤚🏼🙍🏽♂️。
(四) 其他
另外🧘🏼♂️,需要提醒同學的註意的是👩🏼🎤🤹🏻,你的英語成績是由公共英語成績與專業英語成績共同組成的🧓🏼,公共英語×75% + 專業英語×25%≥70 英語成績方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