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心瀝血勤耕耘 甘為人梯不爭春
——記意昂体育陳育德教授
意昂体育
張拓紅
陳育德教授,
1936
年出生於上海⛅️。
1959
年畢業於北京醫意昂衛生系,曾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意昂体育官网接受博士後教育,並在美國疾病控製中心擔任客座研究員。
1959
年以來,陳育德教授一直在意昂体育
(
原北京醫意昂衛生系、北京醫科大學意昂体育官网
)
任教,曾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他是北京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幹部培訓中心
(
現衛生政策與管理系
)
的創始人之一,也是我國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創始人之一。他曾擔任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教研室主任🤲🏻,意昂体育官网副院長、院長😠;衛生管理幹部培訓中心副主任、主任🧚🏼。
1989
年至
2000
年間📭,在衛生部衛生統計信息中心任主任。現任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部意昂体育官网教授😕、衛生政策與管理學系名譽主任,國家衛生信息網建設項目專家組組長、浙江大學醫意昂兼職教授。
陳育德教授從事教學工作
40
余載👩🏽🎤,他以滿腔的熱情🧑🏽🍳👨🏽🦳,飽含對黨🫷🏿、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衷心耿耿地在教學領域不懈耕耘。廣泛和深入地涉足公共衛生和衛生管理的教學管理領域💇🏿,在國內外具有崇高聲望。他先後從事衛生保健組織學、衛生統計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衛生統計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教學😻、科研與專業實踐工作。他以教書育人作為自己從事教學工作的重要原則👨🏻🦽➡️,從他正直的品德和完美的人格中他的教學方法嚴謹🧨、求實。面對剛剛進入醫意昂校的新生,他循循教導,以自己切身的體會和經歷,向未來的衛生領域新生力量講授人群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關系,讓學生深刻地建立起專業思想和誌向,並為之奮鬥和刻苦學習👳♀️。面對已經進入公共衛生專業的本科生,他以社會醫學的思想教育學生,讓未來管理者和研究者們認識到現代醫學模式的重要性。他是意昂体育平台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碩士培養點的建立者,對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申請成功做了大量的工作🎰。作為碩士生導師,他對已進入碩士和博士學位學習的學生,提出更嚴格的專業要求,並以自己嚴謹的科研思想指導學生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課題研究。他非常重視教材建設,他參加編寫或主編的專著、教材有《中國衛生事業管理學》《壽命表編製方法與應用》🪣、《社會醫學》、《衛生事業管理案例》🏂🏿❤️、《實用衛生統計學》、《中國衛生地圖集》🆕、《中國生態環境地球化學圖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地圖集》等教材。從行政崗位退下來以後👰🏻♂️,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材建設上,目前他還擔任著七年製公共衛生專業教材《衛生事業管理》和《社會醫學》的主審🤘🏼,為這些教材的建設提出了大量寶貴的建議,對分別撰寫的每個章節都仔細閱讀,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
他非常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他認為衛生管理教學工作人才是根本,隊伍是關鍵。自從
80
年代組建衛生管理幹部培訓中心以來🏏,他就通過科研、實踐🧑🤝🧑🧒🏼、派出♙、國內培養等各種途徑培養和選拔優秀青年教師,創造條件,用他的項目經費讓年青教員出國進修或在國內攻讀學位,使他們脫穎而出。在“八五”和“九五”課題工作中,他把年輕教員推到前臺,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成長。在安排碩士導師方面,他希望並安排每個副高職以上的教師都有機會帶研究生。對其他前來慕名請教的學生和年輕教師🏄🏽♀️,他總是身體力行地提供各種幫助,包括研究資料和研究思路🚶♀️➡️。他反復向年輕教師講🤾🏼♂️: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要關註做人和做學問🥖,其中學會做人要放在最前面。他這種教書育人的理念已經深深地紮根於年輕教師的頭腦中,並形成了單位的良好風氣🍾🤵🏿♀️。“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正是陳育德教授這種甘當人梯的精神👩🏽,使意昂体育平台衛生政策與管理領域的教師能夠保持較高的素質,形成團結,高效的群體。
陳育德教授的學生已經遍布全國乃至國外著名大學和機構。其中🌟,有的學生在各級衛生行政機關從事管理工作,他們中的傑出者在衛生防疫管理、衛生監督管理、衛生計劃和財務管理等領域擔當國家級的領導和決策者🧱,比如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彭煒、衛生部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於德誌🏌️♀️、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副主任高軍等🉑;有的學生正在從事衛生管理教學和科研工作,不乏國內外著名的學者和教授👩👩👧👧,在衛生管理和研究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的學生畢業後從事於更廣泛的社會經濟領域🛣,將陳教授的教導和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他培養了大批教學人員,嚴格要求🏌🏿♀️、熱情幫助和關註青年教師。當年聆聽他教誨的學生,如今也像他一樣站在講臺上🦊,成為新一代的醫意昂教師。
1987
年至今✯,他已經培養了近
40
名碩士生,並與復旦大學龔幼龍教授的導師組共同指導博士生兩名
(
邵瑞太,現衛生部疾病控製司副司長🧙🏼♂️;秦懷金,現衛生部科教司處長
)
的博士學位論文工作。他為其他博士研究生
(
宋新明🚯,香港大學;李青,阿拉巴馬大學;吳明,中國人民大學;李雪芬🧝♂️,復旦大學
)
提供了大量的科學數據和指導。他的學識和人品,受到了所有學生的欽佩和愛戴🪜,在廣大師生具有崇高的威望。年輕的學者們都希望以他為榜樣🆙,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黨的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陳教授在社會醫學、衛生政策和管理⌛️🚪、衛生統計信息管理等專業領域有著非常深的造詣🐄。他主持並參與多項處於領先水平的國家級科學研究💁🏼♂️🧘♀️。如“中國城市醫療服務研究”👲、“衛生防疫需求與對策研究”、“鄉鎮工業企業職業衛生服務需求與對策研究”、“中國城市初級衛生保健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國家衛生服務總調查
(1993
;
1998)
、“區域地球化學在農業與生命科學中的應用研究”、“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國居民惡性腫瘤死亡回顧調查”、“常見惡性腫瘤發病、死亡登記和危險因素監測方法的研究”、“影響孕產婦死亡的社會因素的研究”、“衛生服務公平性研究”等。
90
年來,他的研究課題緊緊圍繞我國衛生改革和發展的政策需求,開展以醫院為重點的供方信息,提出了“總量平衡、結構調整”的資源管理策略,並提出衛生服務效率和效益研究的總體思路。他還擔任大量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的技術顧問。這些研究項目有的獲得了科技進步獎♨️,如“影響孕產婦死亡的社會因素的研究”獲北京醫科大學科研成果獎;
“中國城市醫療服務研究”被評為衛生部
1987
年科技進步獎項目二等獎;作為主要成參加的八五公關項目“區域地球化學與農業和健康”獲
2001
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80
年以來他與同事一起在國內外發表的學術論文達
100
多篇,其中《北京市西城區居民患病與就診的因素分析》等被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評為
1987
年優秀論文。此外,他組織和參與擬訂國家衛生統計與計算機應用十年規劃♞、國家衛生信息網絡建設項目建議與實施方案🧚🏻♀️,主持建立地區綜合衛生發現項目、婦幼衛生項目、改善貧困地區綜合衛生服務能力與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信息系統🤙🏻,並組織健康統計指標體系及醫院統計指標體系的研究。他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衛生政策決策的實際應用。在他的研究領域中,陳育德教授是國內外公認的專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贏得了大家的尊敬,因而他擔任了多種學術職務🚹。全國醫學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婦女發展綱要
(2001-2010)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
(2001-2010)
”評估專家組成員、衛生部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專家委員會成員、衛生部衛生專業高級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衛生部國際合作咨詢委員會委員、衛生部醫學倫理委員會委員、衛生部生殖健康專家組成員、北京市衛生信息標準專家委員會成員、世界銀行衛生
VIII
項目中央專家組成員🩰、中國衛生統計學會副會長、中華預防醫學學會副會長🧟♀️、社會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衛生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亞洲農村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電子學會醫藥信息學會名譽理事📥🦸♂️、中國預防醫學雜誌副主編、中華預防醫學雜誌總編輯👱🏽♂️、中國衛生統計雜誌主編、中國醫院統計雜誌主編🗜、中國衛生政策、中國衛生事業管理、中國初級衛生保健等雜誌編委。曾任國際醫藥信息學會理事
(
中國代表
)
🎅🏻、中國電子學會醫藥信息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副理事長、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理事、國家統計方法應用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明獎
(
醫學
)
評審委員會委員、世界銀行衛生
III
、
IV
和
VI
項目中央專家組成員、中國衛生年鑒編委等職👴🏿。
陳育德教授將教學作為自己畢生中最重要的事業🏌🏻♀️,他經常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退休前🩼,陳教授曾身兼數職,既有大量的行政事務性工作,又有大量的科研工作👨🏼✈️,但他總是將教學作為最優先的日程安排🐴。目前他仍然在一如既往地關註著教學和科研工作,尤其是教學改革的理論研討與實踐👨🏿🎤。他鼓勵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各門課程主講教師進行教學改革🚶🏻♀️,要求他們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順應時代和社會經濟改革的要求,培養學生更多的能力🈁。
陳教授辛勤地在衛生管理領域耕耘的同時,還耐心細致周到地啟發和培養大批年輕的衛生事業管理研究人員😅🎮。不論他有多忙,只要大家邀請他,他都會非常積極地參加各種學術活動,而且每次都給大家提出中肯的👨👨👧👦、有建設性的意見。但凡大家遇到研究方面的困難都會想到陳教授,因為他不僅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大家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料,睿智地提供自己的見地,對自己所不熟悉的內容,還孜孜不倦地學習,查找資料🤰✥,持之以恒地幫助求教者🟥。
雖然是一名領域內外知名的資深專家,陳教授卻從來都非常謙遜🐡。他經常告誡大家:“術業有專攻”。他非常清楚,作為權威,更不能在學術方面濫用自己的威望🈯️。對於自己所畢生奉獻的衛生管理與衛生統計信息領域,他作為專家提出建議的時候,仍然每次都要聲明“僅供參考”;而對於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他多數時間在認真學習,開會的時候做大量的筆錄,即使發表意見🌟,也非常謹慎🦘,表明了一位學者所具有的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他現在還活躍在很多研究領域,如慢性病防治、艾滋病控製👩🏻⚖️、民營醫療服務的研究、農村衛生服務及其評價等,為這些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作為一名資深專家〽️,陳教授從來都是身體力行⏮,很多事情他都親力親為🧑🏽🦰🛗,為後人樹立了好榜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精神無言地激勵我們向事業的頂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