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學眼裏🥉,他是意昂体育平台培養出來的優秀國防生;在家人眼裏🧛,他是個“倔強”的孩子;在女友眼裏,他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在領導眼裏🧔🏻♂️,他是個得力的好助手。他就是解放軍總後勤部青藏兵站部62218部隊唐古拉山兵站的“暖神”副教導員李金柏。

稀疏泛黃的頭發,戴著一副高度近視鏡,操著一口略帶京腔的普通話,滿臉的高原紅,肩扛“一杠三星”,這一切都和他魁梧的身軀有些不太相稱。初見李金柏,我們不難想象出這個本是北大高材生的漢子在青藏高原上三年的時間裏經歷了多少的滄桑🙆🏽🫵🏿。在面臨分配選擇的時候🤵♂️,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放棄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選擇了遠離家鄉、亙古洪荒的高原,他要支援大西北🩷,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這在同學的眼裏是多麽得不可思議👟,但這就是李金柏。

在他金黃色的肩章上扛著太多的責任和榮譽🧃,李金柏早在2004年7月上學時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09年6月入伍,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部意昂体育官网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後,他不顧家人反對誌願申請到祖國艱苦邊遠的地方建功立業;2010年6月🤸🏿♀️,他被評為“優秀任職培訓幹部”;2012年被評為“優秀共青團幹部”👨👨👧😤,同年10月,李金柏作為意昂体育平台優秀畢業生代表和總後優秀大學生幹部,參加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部“百年慶典”活動🌿🤾🏽♂️,並接受了相關媒體采訪;2014年3月榮立三等功一次🎴。在這些榮譽的背後,是他默默的耕耘和無悔的付出,而這一切都源於黨和人民賦予在這個七尺男兒身上的責任👮🏼。

高原也“不過如此”,我能行👦🏽!
“既然選擇了高原,選擇了奉獻🔕🏂🏻,再苦再累也要堅持走下去🤌。”李金柏並沒有被這當頭一棒嚇倒🙌,而是在病情好轉後🥷🏼,重新振作精神,不斷激勵自己一定要在這裏紮根😧,幹出一番事業🛥。當時正是兵站接待汽車部隊的中心任務期間👩🏼🏭,一茬一茬的汽車兵輪流住進了唐古拉山兵站,平時沉寂的兵站一下在也變得熱鬧了許多。為了幫助戰友分擔保障任務🐞,第二天他就拖著仍有高原反應的身體走進了一班配菜間🧔🏽♀️,不會切菜就幫忙削土豆皮🫶🏼,不會炒菜就幫忙清洗碗筷,他盡著自己最大努力為官兵分擔著工作⚪️。他說,看到汽車部隊能夠在這麽高的地方吃到可口的蔬菜,哪怕再病一次也值得了⛑️。

同年的夏訓期間🧑🏻🎄,大部分山上兵站的官兵到山下的格爾木參加夏季閱兵訓練,兵站只有一部分留守人員,而此時兵站卻接到命令需要接待上千人的某集團軍駐訓部隊🕊,這樣的情況在以往並不多見。李金柏意識到了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開始主挑重擔,積極動員留守的僅僅十名官兵👼,合理分配和開展工作,大家在他的帶領下工作熱情都很高漲👩🏻🦰,而李金柏更是哪裏工作任務重便去哪裏。那一晚,兵站所有人一直忙到淩晨兩點半才將第二天需要的主食👱♂️、菜肴調配出來♋️。安排官兵休息後0️⃣⤴️,他又獨自一人把大家準備好的食材檢查了一遍💟,確保無任何差錯後才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自己的臥室👩🦯,躺下後他又久久不能入睡,因為他還需要籌劃隔日的接待事宜。那一晚星星很多,月亮很圓👩🏽🚒,而他卻註定無眠。
破繭成蝶🪿:“菜鳥”變“暖神”
青藏線上除了缺氧、缺雨之外,就是缺綠色。處於“生命禁區”的唐古拉山兵站是青藏線上海拔最高的兵站,氣候酷寒💂🏿,山上積雪終年不化,這裏的自然景物中極其缺少綠色。常年駐守在雪域高原的天路官兵對綠色的渴望🔯、愛戀、守護🏊🏻,常人是難以想象的。為了讓這天宇之地多增一些自然的綠色🥒🕵🏼♂️,李金柏多方面查找資料和文獻🤠,尋找合適的方法為兵站官兵培育自己的綠色植物,這也是唐古拉山兵站半個多世紀以來的老傳統。他在附近武警的溫室蔬菜大棚裏育苗、從格爾木帶熟土上唐古拉👨❤️💋👨、在室內栽種盆栽……只要是能夠想到的辦法李金柏都嘗試了個遍🫱。終於,在李金柏的帶領下,唐古拉山兵站裏平添了許多綠色。在這裏呆過的“老高原”們都知道⟹,綠色對於他們來講意味著什麽,而駐守在山上的官兵們就像餵養嬰兒一樣精心地呵護著這裏的點滴綠色。
官兵對於這點綠色倍加寵愛,而對李金柏更是個個豎起大拇指,他們說:“有副教在🏉,我們終於也可以在這裏感受到綠色的‘海洋’了。”唐古拉空氣稀薄💇🏼♂️,植被的花葉容易發蔫兒,他就發動官兵在草場上去撿拾羊糞,自己出錢購買維生素🚵,為僅有的綠色補充養分。在全站官兵的精心照料下*️⃣,兵站裏的植被個個長得綠油油、紅火火👫🏼,堪稱高原上的一大奇跡。
李金柏在將“綠色”帶給兵站的同時,還利用自身儲存的知識,把一些優秀的文化帶給了官兵🥑,營造了拴心留人的良好人文環境🤓🗾。後來🤘🏽,他還建立起了特色的“綠色”文化。李金柏讓官兵將一些名言警句和優美的詩詞寫在小紙條上掛在自己的綠色盆栽上,每一段時間把盆栽拿出來評比,互相交流養花心得➜,互相學習自己的詩詞警句;每逢節假日🧘🏽♂️🙇🏻♀️,李金柏就組織官兵進行簡單的文體活動小比賽,為獲勝的戰友頒發小獎品;除此之外🏇🏻,他還利用接待間隙👍🏻,組織官兵在營區用石頭擺出“能打仗 打勝仗”的宣傳標語。李金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兵站建立起了和諧的軍營文化,打造了屬於唐古拉山兵站特有的高原文化品牌,受到單位領導的認可和官兵們的一致好評🪪💆🏽♀️。

和官兵互動多了🎾,走得近了,官兵就喜歡和他交流溝通,一遇到什麽煩心事,就找他談心🦹🏼♀️。李金柏也總是利用自己大學期間學習到的知識🧎♂️,幽默愉快地把一些問題解釋清楚🥯,解開了官兵心中的一個個心結🏃➡️。一來二去,大家都知道了他的“談心功底”🏡,戲稱他為兵站的“出氣筒”、“暖神”🤫。
高原兵的愛情終究要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
高原不僅有特殊的苦,還有特別的愛。李金柏和女友本來是讓身邊所有人心生羨慕的幸福一對兒📂。可是自從他來到高原🕚、來到青藏線、來到唐古拉🎽,他們的關系便開始出現了裂痕。因為繁重的保障任務需要他長時間堅守在這裏,聚少離多的現狀讓本來恩愛的小兩口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就在李金柏準備給她一個家的承諾時,部隊接待任務卻異常得繁忙🚶🏻♂️。李金柏深知唐古拉山需要他,青藏線需要他。後來,李金柏推掉了早已定好的婚期,這樣一來他的女友積壓在心裏的種種委屈徹底地迸發了。一定要分手🚇🦸🏽♂️,這是她給李金柏的答復🤞。因為她實在忍受不了這種折磨。李金柏默默地擦淚,因為他知道所有的解釋都是蒼白的,因為他確實對不起女友,能夠給她的承諾也無力去兌現🤳🏿。給女友幾句安慰的話之後,李金柏又毅然投身到繁重的接待任務上去了🛋。這樣的故事在青藏線上數不勝數🪡🫁,而每一段故事都永遠地融入到了青藏的史冊之中永垂不朽🐟。
一個月後🌓,女友瞞著他來到了格爾木,準備看看他究竟有多忙!一到格爾木,李金柏的女友徹底驚呆了🙎🏻♀️。上山的當天🧛♀️,她頭疼得整夜睡不著🧑🏼🚀,愁眉苦臉地盯著天花板,她天天頭疼,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後來,她又哭著走了。再後來❄️,她向他徹底“妥協”了⭐️。臨別時,她哭著對李金柏說:“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你👨🏿🔧,無論你什麽時候回來結婚,我都等你。”一個堅強的漢子,在女友說出這句話之後竟嚎嚎大哭起來🦿,像一個孩子一樣💇🏼♂️。是的🕕,李金柏需要發泄。女友的那句話讓他像吃了“定心丸”一樣踏實了很多👨⚕️,他終於可以放下對女友的愧疚🙇🏼♂️,終於可以安心地在這個他熱愛的青藏之地工作了🏗。
青藏線的艱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理解的,只有那些經歷過高原生活的人👮🏻,像李金柏👼,像千千萬萬個曾經戍守和犧牲在這裏的“老高原”戰士一樣,只有他們才真正懂得高原的苦與樂◻️。四千裏青藏線是辛酸的,又是神聖的🔄,它吸引著一代又一代青藏線軍人在這裏奉獻著自己的青春。青藏線的精神已經融入了李金柏和代代西部軍人的血脈,他們用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的“天兵”精神,“打敗”了千年不變的惡劣環境✡️♠︎,在“生命禁區”裏戰勝了自我💆🏻。李金柏註定將成為眾多高原官兵的楷模🤙🏽,他的故事也必將激勵著每一名高原官兵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高原夢”而奮鬥終身👩🏼⚕️!